【无锡市翻译协会】34年翻译经验/专业级翻译服务【无锡市翻译协会】34年翻译经验/专业级翻译服务

客服热线:88882888, 13906192326

首 页»协会委员会»翻译教学委员会

无锡市第八届英语翻译比赛(决赛)评析

转自: 本站原创浏览: 5367发布: 2015-11-10

核心提示:黄树生(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)一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新时代,英语无疑是一种最流行的国际普通话。翻译是一种文化的交流。学好英语,可以拓展人生视野,学习先进,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,增进国际理解。晚清翻译家严复认为,翻译可以改变国人陈旧的观念,开启....
黄树生(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)

     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新时代,英语无疑是一种最流行的国际普通话。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。学好英语,行走天下,可以拓展人生视野,学习先进思想,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,增进国际理解。晚清翻译家严复认为,翻译可以改变国人陈旧的观念,开启民智。[1]译以促学,译以致用,是无锡市第八届英语翻译比赛(the 8th Wuxi English Translating Contest, WETC)的初衷和目的。
     WETC命题要求专科卷和本科卷统整思考,追求三个“有机结合”,即:一是语言的工具性和内涵的人文性有机结合,二是文本的规范性和译文的开放性有机结合。三是选材的时代性和语言的经典性有机结合。从译作试题与考生作业分析,基本上达到了组委会的命题要求。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种阶段,报名和初赛由各高等院校自行组织选拔。决赛由无锡市翻译协会(Wuxi Association of Translators, WAT)统一组织,统一阅卷,统一决定。
     本科卷和专科卷两科的英语决赛题型相同,难度相当。总体来说,本科生的中英双语表达水平优于专科生;两组的“英译中”语言呈现,阅卷者认为比较理想,显著优于同科的“中译英”表现;专科组的“英译中”成绩比本科组好,说明大学生对于外向型经济动态的敏感度不高。然而,两组的“中译英”情况差不多,与命题人主旨有相当距离。

     在WETC决赛阅卷过程中,我们发现最突出的问题是,大学生的中英文语感欠佳,目的语转译(特别是中译英)词汇贫乏,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     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建设者,必须同时兼备专业知识和具备国际意识,不仅要学好国家或大学规定的英语教科书,掌握大量的充分的基本词汇和规范表达,还要勇于在国际化浪潮中博击。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“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”(College English Test,CET)或者“全国英语等级考试”(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,PETS),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更要努力以高品质通过“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”(Test for English Majors-Band 8,TEM-8)。
     新时期的大学生们要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,积极开展海量的课外阅读和海外的原本阅读,善于在现实生活中自主进行自觉的双语学习,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媒体努力进行双语思维。关注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,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基本术语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如果说内地的本科生不会英译“上海自由贸易区”(the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),那么专科生不会中译“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Orchestra of China”(中央民族乐团),这貌似有点儿不可思议。
     就“中译英”试题而言,本科卷中“改革的试验田”(testing ground for reform)、“晴雨表”(barometer)和“负面清单的实施”(negative-list approach),专科卷中“在最东最北部”(at the northeastern tip)、祖父读诗时“微红的嘴唇”(busy ruddy lips),翻译精准度不到位,质量不尽人意。
     本质上说,翻译是一种“戴着镣铐”的写作,译者一定要揣摩原作的思想或情感,必须追求业界所谓“信达雅”的共识标准。目的语转译中如何精准地炼字和选字,可以反映出译者的语感和智慧,其程度和形式是由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的。[2]专科卷“英译中”有一句关于不同民族的个性的叙述,“reserve of the British”(英国人的矜持)、“the bluntness of the Americans”(美国人的率直)、“the reticence of the Chinese”(中国人的含蓄),挺有些许考验大学生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理解的意味。
     接受美学(Receptional Aesthetic)有一个观点:“没有语境,就没有意义”(No context, no meaning.)。[3]文本的上下文和每日的新闻报道,都是活生生的真实语境。本科卷“英译中”试题中“carbon footprint”(碳排放量),是一个计算二氧化碳的新词,在环保主题国际活动中出现的频度很高,译者可通过语境线索、即通过上下文(context)来推测生词的意义。
     此外,“中译英”书面表达中的语法应用也是一个问题,特别是专科生试卷中。专科卷“中译英”试题材料选自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的《永远的憧憬和追求》(My Everlasting Dream and Pursuit),这是一篇传记散文名作。按常规的故事翻译作业,“一般过去式”是自然而然的选择,但有的学生前后混搭,甚至忘记行为动词,以“词段”充作“句子”,意思表达不完整,叫人云里雾里。
     纵览WETC决赛答卷,结合评阅专家的意见,我们提出以下四条初浅的建议,希冀有益于改善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,引导一些有志的大学生优化英语学习。
     一要阅读名家的经典。语文学习,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,作为一门学科课程,无不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,都是吸纳和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。[4]除了在教师或专家指导下的精读,学习者应该广泛阅读和时尚阅读,才能达到博学而丰富内涵的目的,最终精彩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。杨绛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青年人的问题“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太多”,建议“好读书,肯下功夫,不仅读,还做笔记。”[5]
     这次专科卷“中译英”材料源自最受学生喜爱的萧红作品。1911年,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,幼年丧母。作品多取材于东北家乡,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,朴实细腻的笔调,写出当时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,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,风格明丽凄婉,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。
     萧红是中国现代最具艺术才情的文学家之一,被誉为“30年代文学洛神”,代表作为《生死场》和《呼兰河传》。她的很多优秀作品依据中小学《课程标准》节选入编不同版本的国家教材,如后期代表作《呼兰河传》中描写她和祖父一起生活的片段,分别入选苏教版(五年级下册第19课)、教科版(五年级下册第12课)、人教版(五年级下册第7课)、长春版(七年级下册)、上海版(六年级上册第1课)和鄂教版(六年级上册第2课)等。选自《呼兰河传》的《小团圆媳妇之死》,现为高中选修《中国小说欣赏》(人教版)第11课。
     知人论世,抑或知世论人。熟悉了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,无疑将有助于译者深度理解其文本语言,准确诠释话语蕴藉。从名家古典作品中撷取原文材料,master & classical piece,应该是高级翻译比赛值得坚持的正确方向。
     二要关注社会的发展。时代在发展,技术在进步,信息社会的国际语言是鲜活的。本科卷试题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即将走出大学校门,取材于中国欧盟商会本年度最新出台的《上海建议书2014/2015》,散发出油墨的气味,可以感受机器的气温。这是研发生产C919大飞机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(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,COMAC)朋友奉献的非公开出版物。其中,“英译中”语言材料,科学分析上海最新发展的投资环境,为世界资本进入远东新市场提供决策咨询,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。“中译英”材料关于中国政府在内地首先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创新试点,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,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,打造中国经济“升级版”,利国利民。大学生与时俱进,不仅要读“圣贤书”,还要关心“国事、家事、天下事”,不断开阔国际视野,为毕业后走向未来做好先期准备。
     三要关注文字的温度。作家是现实情境中活生生的人,文学作品往往来自于他们自身的人生阅历,字里行间流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。因此,作家的语言和文字是有温度的、有色彩的。美国翻译家尤金•A•奈达(Eugene A. Nida)说,翻译即译意。他主张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,即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作一比较。[6]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在专科卷“中译英”实践中,很少学生考虑到“我”(萧红)对于家乡的感情、对于“祖父”和“父亲”的爱憎。
     “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。”一个“小”字,表白对孩提时代“家”的回忆,用“pretty”还是“small”翻译更好呢?或许,大多数同学们对于“pretty”的理解,早已石化为“可爱的”“小巧玲珑”的概念。参考译文是:“I was born into a petty landlord family.”还有,原作者对于父亲的用词是鄙视和负面的,译者应该体悟得出:“为着贪婪”(driven by avarice),“失掉了人性”(不可理喻的无情,very unfeeling),“同样的”吝啬而疏远(亲情无伦,贵贱无分,长幼无序,indifference),“无情”(毫无怜悯之心,with ruthlessness)。
     萧红以诗人的敏感、诗人的眼光和诗人的心灵,去感受观察体验客观世界,从而赋予作品以深沉的诗意之美。早在上世纪30年代,鲁迅评价萧红写作“充满着热情”,其文字“有诗的韵味”。[7]请欣赏专科卷“中译英”试题:
 
     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,围着暖炉,围着祖父,听着祖父读着诗篇,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。”
 
     这片段的文字,不是在叙述故事情节,也不是在进行情景描绘,流动着的是创作主体、一个失去母爱又缺乏父爱的女人的悲凉情绪。结尾部分,闪现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,直接感染着读者。这里,不但有诗的意境,连语言、韵律、节奏也都诗化了。
     张培基如是翻译,供参考:
 
     Often of a snowy evening, we children would hang about grandpa by a heating stove, listening to him reading poems aloud and meanwhile watching his busy ruddy lips.
 
     四要关注翻译的技术。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,即“目的决定手段”(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.)。[8]转译目的语时,译者要考虑“语内连贯”(intra-textual coherence),通过增删文字,使得译文既表述清楚原作完整的意思,又符合译入语的逻辑和表达习惯。如专科卷“英译中”试题:
 
     Those peoples’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various. All their tears express sadness and their smiling faces beam happiness.
 
     这是两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英语单句。在不违背原文的前提下,翻译中文时应适当增添表示转折的连词,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。如参考译文:
 
    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。然而,所有的眼泪都表达哀伤,所有的笑靥都源于欢乐。
 
     这种翻译技术实现了“语际连贯”(inter-textual coherence),符合“忠信原则”(the fidelity rule),译文与原文存在某种联系,但并不要求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。[9]
     一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,既要关注译文的适当性或合宜性(adequacy or appropriateness)[10],也要尊重受众意识,考虑阅读者的感觉,同一概念或术语的译述应用多样性的表达。如本科卷“中译英”试题,在短短的300来个汉字的介绍中,“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区(自贸区)”这个经贸术语一共出现了6次之多,在翻译时可以采用法定的“the China (Shanghai) Pilot Free Trade Zone”,亦可采用缩略词“the CSPFTZ”或简称“the Zone”,在行文中交替出现,力避单调重沓。
     中国不能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缺席,中国经济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,中国文学要登上世界文坛。然而,如何“让世界读懂中国”,在世界上争取中华民族更有影响力的话语权,翻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。我们必须重视翻译,重视翻译人才的发现和培养。无锡市翻译协会的同仁们在走自己的路,努力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成长机会。他们组织的每一届大学生英语翻译比赛,总能发现有发展潜力的翻译“苗子”,这次第八届也不例外。笔者在想:明年或者以后,是否可以进一步扩大参赛范围,吸引社会上更多的英语爱好者参与这种活动呢?



参考文献

[1] 韩江洪.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[M].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,2006:35.

[2] 李长栓.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[M].北京: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,2004:12.

[3] H. R. 姚斯.R. C. 霍拉勃.接受美学与美学理论[M].周宁,金源浦译.沈阳:辽宁人民出版社.1987:35.

[4]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.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)[S]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12:1.

[5] 杨绛.序[A].钱钟书.钱钟书手稿集•中文笔记[C].北京:商务印书馆出版,2011:2.

[6] Nida, A. Eugene. Language and Culture — Contexts in Translating(语言与文化——翻译中的语境)[M]. 上海外育教育出版社,2001, pp. 21-22.

[7] 葛浩文M].萧红评传[M].哈尔滨:北方文艺出版社,1985:152.

[8] 张美芳.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[M].上海: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,2005:83.

[9] Hans Vermeer, Katharina Reiss. 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. Germany, 1984.

[10] Nord, C. A Functional Typology of Translations, in Anna Trosborg (ed). Scope and Skopos in Translation [M]. Amsterdam & Philadelphia: Benjamins, 1997.



客户服务热线

88882888, 13906192326


在线客服